11月19日上午,寧夏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在銀川市舉行。
據瞭解,10年時間,寧夏農業污染排放總氮從1.47萬噸下降到0.54萬噸,化肥使用量持續零增長。同時,在寧夏農業生產總值增加85%、農民收入和奶產量實現“雙翻番”的情況下,化學需氧量由6.24萬噸增加到10.78萬噸,僅增加4.54萬噸。
為加強農業污染防治,確保綠色農產品質量更加安全,寧夏農業農村廳制定了農藥化肥減量增效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、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、殘膜回收等實施方案。圍繞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、化肥農藥減量使用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管控土壤污染風險,提升土壤環境質量。
2019年,寧夏化肥利用率39.4%,在沿黃九省區位居第二;農藥利用率40.2%,位居第一位;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90%,位居第二;秸稈綜合利用率86%,位居第六;農膜回收率84%,位居第四。
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生林表示,從整體數據情況來看,寧夏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在沿黃九省區處於中上水平。下一步,寧夏農業農村廳將充分利用“二污普”公報成果,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,努力把寧夏全域建設成為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。(劉峯 楊婷)